2017年9月起不再接受全世界垃圾!美国慌了!
- 发布时间:2022-01-17
- 发布者: admin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720
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我们会产生数以万计的垃圾。
若是放眼全世界,那得是有一座多么乌央乌央的垃圾山需要处理啊!
全世界数以万计的垃圾都是怎么处理的呢?有的国家焚烧,有的国家填埋。
但内部消化处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诞生了一个垃圾进出口的产业,自己处理不了的扔给其它国家。
而中国居然就是一个重要的垃圾进口国,还被戏称为“世界垃圾场”!
就在今天,中国终于决心向进口垃圾说“不”!这下,美国慌了神!
在美国时间7月18日,中国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两个部门分别向WTO递交通知,宣布从2017年9月起,中国将禁止进口4大类24种“洋垃圾”。
废金属、塑料瓶、旧光盘、未经分类的废纸以及废弃纺织原料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品都在被禁止进口的名单中。
1
接收全球56%垃圾的中国
我们先将时间轴向前拉,曾经的我们到底是怎样变成其他国家人口中的“世界垃圾场”的呢?
垃圾处理一直是一个全球性难题。
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统计,美国仅在2010年就产生出2.5亿吨垃圾,其中只有34%左右得到了循环利用。剩下的垃圾要么是进行填埋处理,要么就走上了出口的道路。
目前,全球垃圾基本是发达国家流到发展中国家;欧洲流到非洲, 美洲的到了亚洲, 这样的一个现象。
中国就是其中最大的垃圾进口国之一,接收全球56%的垃圾,去年进口逾730万公吨,总值达37亿美元。
早在2002年,废金属、纸和塑料已经成为美国向中国出口最多的物品。
以塑料垃圾一项为例,根据联合国贸易委员会2011年的数据,按贸易额计算,中国当年进口的废弃塑料占全球出口量的92.8%。
(巴塞尔行动网络(BAN)调查的电子垃圾流向图)
同时,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也曾指出,世界生产的大约70%的电子产品最终变成垃圾并流向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场”。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垃圾并不是全部拖回来在中国填埋或焚烧的。它们到了进口国家后,会再筛选之后,进行回收再利用。
比如,欧洲国家瑞典就因为自己国家生产的垃圾不够用于回收再供暖(瑞典是通过燃烧垃圾的方式供暖、供电的),也会在世界范围内进口垃圾。
这样的回收再利用反而能够节省一定的成本。相比从原材料中生产,从废品中回收的成本要低得多。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资料,从2001年至2011年,金属回收再利用为中国节省了1.1亿吨煤炭资源,并减少了90亿吨矿产资源的开发。同时,大力回收铝废料,减少了5.52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2
带来利润的同时,还有“毒尘”、“毒气”
但是,天下没有只有利没有弊的大馅饼。
中国在享受着发达国家垃圾再回收带来的成本锐减的同时,也需要承受这些垃圾带来污染。
进口的垃圾里,有可以很容易回收利用的纸类垃圾,也就有很难回收、颇具污染性的电子、金属类垃圾。
“洋垃圾”由中国进口商走私入境后会被转卖给国内的分拣和处理机构,经由其分拣处理后再卖给废物处理价值链上的下游买家,如化工、造纸企业等。
这些直接购买“洋垃圾”的分拣处理机构大多是以人工分拣为主、设备简陋的家庭作坊。这些小型回收企业根本谈不上无害化处理,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部分有害废物的处理方式只有遗弃。
这些分拣处理作坊虽然赚取了利润,但当地的居民(包括这些员工)都是有害“洋垃圾”最直接的受害者。
在中国最大的电子垃圾循环加工区——广东汕头的贵屿镇,一项针对该镇的研究显示,一群6岁以下的农村儿童中,有81.8%的孩子出现铅中毒现象,毒源可能就是拆解电路板和融化铅焊料过程中产生的含铅粉尘。
而这并非特例,在印度、巴基斯坦、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泰国、越南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有类似的地方。
还有一些黑心商家,会直接将垃圾伪装后再出售。
比如,一些集贸市场销售的非法入境旧服装就是典型的“洋垃圾”。这些旧服装的来源广泛,但主要出自国外的垃圾场和太平间,服装上沾满大量细菌,如:结核杆菌、鼠疫、霍乱等各种疾病传染源。
在市场上偷偷销售的旧服装虽经洗涤熨烫加工,但仍是传染疾病的污染源。
穿着以后,会使人感染各种皮肤疾病或其他疾病,有些病菌存在引发大面积疫情的严重危害,危及人类健康。
当然,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在距离北京150多公里的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这个建县两千多年的历史悠久之地,一度因成为“全球废旧塑料再生中心”而闻名,路上遍布垃圾、熔化的塑料和焚烧的痕迹,空气中充斥着令人窒息的化学气味。
3
早就开始的垃圾走私打击,这次更坚决!
对于这一问题,中国其实早就不能忍了!
为防止境外废物非法入境,五部委早就提出九项“禁令”。
环保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于2011年联合发布《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对进口固体废物国外供货、装运前检验、国内收货、口岸检验、海关监管、进口许可、利用企业监管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进口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体系。
我国海关也启动了针对“洋垃圾”走私的“绿篱”专项行动。
据海关总署缉私局统计,2013年和2014年,全国共查处走私废物案件312起,查获各种固体废物143万吨。其中,涉及禁止进口的固废“洋垃圾”142起,查获电子垃圾、废矿渣、旧衣服等“洋垃圾”共25万吨。
但是,由于境内庞大的需求和可观的差价利润,“洋垃圾”走私犯罪又采取更为隐蔽的手段,发展出新的走私路径,可谓是“屡禁不止”!
这次,中国向WTO提交的这份文件中,调整了一批原先合法进口的固废进口名单,更加细致地规定了禁止进口的垃圾门类,彻底划出了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的固废。
同时,还将开展打击非法进口“外国垃圾”的活动,由海关总署、环保部、公安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四个部门联合执法,并且环保部还下属成立了打击非法固废进口的特别行动小组。
这一次,对付“洋垃圾”的决心,可谓坚决!
4
中国不买垃圾了,美国慌了
这一消息出来,最先行动起来的竟然是美国。这下,他们可是慌了神。
根据美国废弃金属回收工业协会(ISRI)的统计,2016年中国共从美国进口了价值56亿美元的废旧金属制品。此外中国还从美国进口了19亿美元的废纸(共计1320万吨)和4.95亿美元的废塑料(142万吨)。
如此巨大的出口额也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北美固废处理协会(SWANA )的CEO大卫·比尔德曼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
不过可以预计的是,这件事将会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垃圾回收处理行业造成严峻的挑战。
SWANA 还在声明中称,他们已经将中国的“洋垃圾”进口禁令对北美相关产业的影响写成了一份书面报告,并提交美国商务部和贸易办公室方面审阅,将会在近期与美国商务部和贸易办公室商量得出一个解决方案。
ISRI主席罗伯特·魏纳在一份声明中称:
“金属垃圾回收处理行业是在全球制造业贸易的第一环,我们为高附加值的生产提供着基础原料。每年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废旧金属灰出口到海外,而中国是我们最大的主顾。
我们有15.5万个工作岗位直接和垃圾出口挂钩,这些工人平均年薪高达7.6万美元,贡献的税收总计达30亿美元。中国的进口禁令会直接冲击垃圾回收行业。”
长久以来,发达国家倾向于将垃圾倾销到人力成本低、环境保护法规缺位的国家。
但随着中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中国已经不再漠视环保。
终有一天,我们将改变曾经作为全世界“垃圾场”的角色,建立起自主的垃圾处理体系,走一条艰辛踏实的环保旅程!